新聞資訊
News
3月1日,内蒙古自治區與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發布“中國•内蒙古全社會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标體系”,力求以标準化、可量化手段,科學評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。
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提升資源利用效率,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義。據悉,“中國•内蒙古全社會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指标體系”囊括土地、礦産、能源、水資源、糧食、再生資源、公共資源7個領域共56項可量化指标。
“基于這套指标體系,我們對内蒙古過去六年的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情況進行了評估。”評估結果顯示,2017到2021年,内蒙古全社會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取得一定成效;2022年,内蒙古出台推進全社會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後,土地資源、能源、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進入提速期。”
“内蒙古自治區黨委、政府當前已把資源節約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,深入開展待批項目、‘半拉子’工程、沉澱資金、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、開發區閑置資源要素‘五個大起底’專項行動,有效破解資源要素利用低質低效、閑置浪費等問題,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。”内蒙古自治區有關負責人說,相信此次評價指标體系的發布,将成為内蒙古推進生态優先、資源節約集約利用、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。
“内蒙古自治區資源豐富,探索構建了自治區全社會資源節約評價指标體系,為更加科學評價資源節約工作成效提供量化依據,對于推動全國資源節約工作具有一定參考意義。”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表示,“下一步,國家發展改革委将認真研究内蒙古的經驗做法,進一步夯實資源節約評價指标等工作基礎,推動我國資源節約工作再上新台階。”
來源:中化新網